差價合約(CFD)是複雜的工具,由於槓桿作用,存在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0% 的散戶投資者在與該提供商進行差價合約交易時賬戶虧損。 您應該考慮自己是否了解差價合約的原理,以及是否有承受資金損失的高風險的能力。
過去一週,黃金在歷史性的 $4,000 關口之上持續拓展空間,多頭勢頭依然強勁。市場正受到多重力量共同推動:特朗普對華關稅威脅引發的避險需求、美聯儲年內兩次降息的預期,以及美國政府停擺帶來的政治不確定性。本週,除了美國零售銷售等零星宏觀經濟數據,上述政策層面的動向仍是影響市場情緒與金價節奏的核心。
從 XAUUSD 日線圖來看,黃金整體上行趨勢依舊完整。雖然上週四出現一波技術性回調,價格一度回落至 $4,000 以下,但 $3,955 提供了穩固支撐。經過連續八週收漲後,金價目前徘徊在 $4,070 附近。
值得關注的是,強勁的多頭動能將 RSI 指標維持在超買區域,但圖表上已顯現明顯的頂背離形態,顯示市場累積了技術性調整需求。
在後續走勢上,$4,050 將成為關鍵博弈點。若金價能有效站穩於該水平之上,有望打開通往 $4,100 甚至更高的通道;若受阻,市場可能在 $3,955 至 $4,050 之間震盪整理,以消化近期漲幅。
儘管中東以哈停火帶來積極進展,部分避險頭寸有所回撤,但金價短暫回落很快被市場視作新的買入機會。買盤堅挺背後,是中美新一輪關稅博弈、美聯儲降息預期,以及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貿易與政治不確定性成為新的避險催化劑。特朗普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實施關鍵軟件出口管制,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急劇升溫。儘管其本人後續在社交媒體上釋放部分軟化信號,但這種反覆無常降低了關稅政策的可預期性。
作為反制,中國對向美出口的鋰電池與稀土等重要原料實施管制措施,摩擦已擴散至更多關鍵領域。再加上白宮此前針對藥品、衛浴和卡車等的關稅提議,交易員重新審視黃金的避險價值。
其次,美國的財政與債務憂慮仍在蔓延。美國政府停擺已進入第二週,白宮經濟顧問關於可能啟動“裁員”的警告,使市場開始計價長期停擺對實體經濟的潛在衝擊。
此外,法國因財政預算問題引發的政治危機,以及日本新領導層可能推行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加劇了市場對發達國家債務膨脹與財政紀律放鬆的擔憂。在此情況下,主權信用貨幣的吸引力削弱,黃金在“貶值交易”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相比於持續升溫的貿易摩擦和高企的美債,地緣政治風險呈現複雜多變的格局。一方面,中東局勢在特朗普斡旋下達成階段性停火,風險有所降溫;但另一方面,俄烏衝突再度升級,普京就美國可能提供“戰斧”導彈發出警告,意味大國間的對抗風險仍高,為黃金提供潛在支撐。
除避險因素外,貨幣政策預期構成黃金上行的底層邏輯。美國 9 月紐約聯儲公布的 1 年期通脹預期升至 3.38%,創五個月新高,而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滑落至接近 2021 年高通脹時期低位。這種“通脹韌性”與“信心不足”的組合,反映出在政府停擺、就業增長放緩與物價壓力持續的多重擠壓下,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
儘管通脹升溫,但在高額財政赤字和疲弱就業市場背景下,市場充分預期美聯儲將於 10 月與 12 月各降息 25 個基點。降息與高通脹預期雙重作用下,10 年期美債實際利率維持在 1.76% 附近的相對低位。對於黃金這類零息資產而言,實際利率下行降低了持有成本,吸引買盤進場。
總的來看,黃金上週在高位展現出明顯韌性。國際貿易緊張、地緣政治信號複雜、美聯儲降息預期穩固,以及多國政治亂局,共同支撐了高企的避險需求,同時降低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近期的技術性回調更像是多頭動能的健康整理,而非趨勢逆轉,為中期走勢奠定更穩固基礎。
未來一週,除了關注美國政府停擺進展外,市場焦點還將集中於政治僵局演變及美聯儲可能釋放的政策信號。在政府停擺導致部分經濟數據延遲的情況下,紐約聯儲與費城聯儲的製造業報告,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週二的公開講話,將成為評估經濟狀況與政策方向的關鍵依據。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年度會議,也可能傳遞重要全球政策信號。若製造業數據持續疲軟,且鮑威爾維持鴿派立場,黃金有望獲得新的支撐並小幅上行。
此外,中美關稅談判的實質進展亦值得留意。如果關稅威脅最終被證實更多屬談判策略,黃金避險買盤可能隨之減弱。但若這些強硬措施全面落實,中國出口商成本將大幅上升、企業利潤承壓,可能引發全球風險資產新一輪波動,從而顯著增強黃金避險吸引力。
此處提供的材料並未按照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要求準備,因此被視為市場溝通之用途。雖然在傳播投資研究之前不受任何禁止交易的限製,但我們不會在將其提供給我們的客戶之前尋求利用任何優勢。
Pepperstone 並不表示此處提供的材料是準確、最新或完整的,因此不應依賴於此。該信息,無論是否來自第三方,都不應被視為推薦;或買賣要約;或征求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或參與任何特定的交易策略。它沒有考慮讀者的財務狀況或投資目標。我們建議此內容的任何讀者尋求自己的建議。未經 Pepperstone 批準,不得復製或重新分發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