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应对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美国股市在高位徘徊之际,CN50成功突破了3月和5月多次受阻的13,830关键阻力位。
目前,CN50徘徊于13,900点附近,创下年内新高。我认为这波反弹主要源自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宏观数据边际改善并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关税冲击短期内未实质传导,以及政策驱动的资本持续流入。
从基本面看,虽然中国经济数据尚无显著亮点,但已显示出边际改善迹象。6月CPI首次转正且远超市场预期,市场将其视为通缩压力缓解的早期信号,提升了风险偏好。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了中国GDP增长预期,而美国经济则面临更多下行风险。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指出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担忧,但政策制定者对降息仍持谨慎态度。
此外,美国债务问题日益严峻,美股估值维持高位,令投资者买入意愿受限。相比之下,中国的宏观基本面开始显得更具吸引力,促使部分海外资金转向CN50及其他核心中国资产。
尽管特朗普近期加大关税威胁力度,从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到威胁对与金砖国家立场一致的经济体征收10%关税,这些动作虽间接针对中国,但短期内并未对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中美关税暂停协议持续有效至8月中旬。
鉴于双方各握关键筹码——中国拥有稀土资源,美国掌控半导体供应——谈判空间仍然充足。相比之下,美国股市因特朗普言论而观望,欧洲市场则高度依赖美方贸易谈判结果。相较之下,CN50短期内较少受此扰动影响。
政策驱动的资本持续流入,为CN50提供坚实支撑。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成为结构性顺风。人民币股票纳入港股通、南向通扩展至保险与资产管理机构、以及香港《稳定币条例》预计8月实施,均稳步完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
对以金融、科技和消费板块为主的CN50来说,这些举措无疑为机构资金注入了新活力。
整体来看,CN50的强劲反弹是投资者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寻求新方向的自然结果。当前阶段,CN50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和结构性支撑。短期内,中美贸易谈判依然是关键变量。
鉴于双方各握对方所需筹码,下一阶段谈判或将超越不切实际的关税提高,转向执法机制、合规问题及产地追踪等细节。虽然复杂性增加,但也为妥协与缓和紧张局势打开了空间。任何缓和迹象均可能进一步提振CN50表现。
中国的经济活动数据——包括工业生产、零售销售和贸易数据——将是判断这波反弹是否持久的关键。就目前情况看,市场情绪及整体叙事正逐步偏向中国,CN50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
此处提供的材料并未按照旨在促进投资研究独立性的法律要求准备,因此被视为市场沟通之用途。虽然在传播投资研究之前不受任何禁止交易的限制,但我们不会在将其提供给我们的客户之前寻求利用任何优势。
Pepperstone 并不表示此处提供的材料是准确、最新或完整的,因此不应依赖于此。该信息,无论是否来自第三方,都不应被视为推荐;或买卖要约;或征求购买或出售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或参与任何特定的交易策略。它没有考虑读者的财务状况或投资目标。我们建议此内容的任何读者寻求自己的建议。未经 Pepperstone 批准,不得复制或重新分发此信息。